圖為在雞澤縣浮圖店鎮的農田里,農戶正駕駛紅薯收割機收紅薯。 魏曉 攝
近年來,雞澤縣通過培育紅薯全產業鏈,讓昔日“不起眼”的紅薯變身為帶動農民增收的“金疙瘩”。
“今年我們種植了1000多畝紅薯,畝產能達到8000斤,鮮薯直接供應當地薯片廠,僅種植環節每畝收入3000多元。”雞澤縣社農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梁祝慶介紹,當地通過構建“育苗—種植—加工—銷售”全產業鏈,紅薯深加工后每噸售價達到1萬余元。
圖為雞澤縣浮圖店鎮的紅薯地里,農戶正在分揀收獲的紅薯。 魏曉 攝
依托本地優質紅薯資源,雞澤縣積極發展薯片加工產業,帶動規模化種植紅薯4000余畝。以浮圖店鎮柏枝寺村為中心,當地通過政策扶持、技術指導、產業培訓等舉措,培育起40余家薯片生產企業,日產量500噸,吸納周邊760余名群眾穩定就業。銷售端采用“線上+線下”雙渠道,實現日銷售薯片120余噸。
在雞澤縣浮圖店鎮的河北火星食品有限公司薯片加工車間,紅薯經過清洗、切片、油炸等標準化工序,轉眼變成金黃酥脆的薯片。該公司生產的10斤裝產品線上線下同步銷售,單廠日銷量超過200箱。
雞澤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文杰表示,當地推行“保底+分紅”的利益聯結機制,農戶除每畝1000元的保底收益外,還能獲得約200元的分紅。通過“統一育苗、統一種植、統一技術、統一加工、統一銷售”的“五統一”服務,全縣紅薯種植規模已擴展至4000余畝。該縣針對脫貧人員增收,積極研究制定開發式幫扶措施,出臺了《雞澤縣支持鼓勵產業就業獎補實施辦法(試行)》,拓寬增收渠道,對穩定就業的脫貧群眾和監測對象每月發放300元的穩崗補貼,提高群眾參與產業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。
據介紹,當地計劃到2026年實現紅薯產業產值破億元,帶動就業2000人以上,讓紅薯產業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“助推器”。
從田間收獲的繁忙到加工車間的紅火,雞澤縣正沿著特色農業產業化之路穩步前行。通過延伸產業鏈、提升價值鏈、完善利益鏈,讓更多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。(完)
■來源:中國新聞網
■版式:李向佩
■初審:李占寧
■復審:王榮安
■監制:田 浩
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